经年柳岸,渐斜阳近桨,花间相识。抛却青衫同把臂,商略竹声山色。雾碍薰风,莺惊骤雨,顿失春消息。轰然夜至,梦回车乱灯仄。

我笑一枕黄粱,景浮昏盏,往事徐徐溺。玻幕上头人逐影,俯仰遑遑何觅。谩怨无常,无常便是,生计公因式。横经游世,管他寒暑朝夕。

⇓ 继续阅读

长沙访何公不遇,郁怀难遣,遂独自骑上岳麓山,饮于爱晚亭下,有此篇

君不见长沙城外雪溶溶,遮笼关山三万重。
嗟尔故人竟一去,崄巇荏苒如转蓬。
潇湘云岭出悠悠,不管乾坤独自流。
江上骚魂招不返,波荒淫兮使人愁。
路涩且吟窦仙曲,无端已近爱晚亭。
草枯霜暗弥古道,烟凝树错增幽冥。
老枫犹抱三两片,霜重长怕即飘零。
阑上潺淙与吹万,紫霭沉沉灯如萤。
今夕何夕君莫醉,谁值此夕复期醒。
小杜停车坐爱晚,亦有扬州梦断时。
遣怀不得拨杯起,酒融新雪见瑶墀。
蹒跚欲拟酒痕下,琼花飞来忽迷离。
林深月稀人径灭,风寒四顾空踟蹰。
曾学古贤啸丘壑,今向遗辙哭穷途。
青丝入到麓山中,旦夜苍发出阡陌。
岸路长明罕行人,惟余桐叶半掩迹。
若有衡阳南越雁,一声孤鸣江上白。

与何公久别,登楼对景,得赋此曲,并寄徐子

待潇潇雨歇晚窗开,高阁景初匀。漫郊衢缱绻,乱山稠叠,汽笛声频。记取前秋岳麓,谈笑雨纷纷。今却黄梅节,怕湿闲身。
且唱东坡水调,笑寄形伊水,难觅伊人。叹蹉跎几度,误放暮归轮。问谁堪、乘风归去,望玉楼、只有碎浮云。琴台冷、抚梧桐尾,弄影霜痕。

高考既毕,闲居无绪,仰望星汉,遥想初入高中时,尔来差有三年矣。其间虽有课业冗重,情绪纠缠,走笔摊书间,故事亦大有可道者。而谭子之所著南窗集,则将三载喜怒哀乐熔炼于一册,稍稍品读,回味隽永。
吾与谭子初同班,即结深交,后虽分殊,乃交通依旧。时值高三,学业维艰,笔刀鏖战,不容云鹤,谭子之恩师亦以令禁断,犹弗为所慑,往来不绝也。问何以往来?上至民生国计,下至题课尤物,八方四海之事,古今遐迩之文,无不辄谈。虽是忙里偷闲,毕竟苦海添星,由是全交,便知谭子之情欲不异乎常人,但其璞质天成耳。故其诗文之所成亦不足奇也。
吾谓南窗集,其中诗词,乃描摹高中生群体亦工亦粗之剪影,记以客观所见,著以主观之色,叙达人事本来,而不失真性情,诚足称哉。“小园三日花开落”之触景生情,“破茅直上杀伦魁”之豪情壮志,“轻摇舴艋听㴩涟”之安闲自在,“珞珈山下有何公”之殷切祝愿,谭子之心境,一览无余,赏读愈细,则共鸣愈深也。
所谓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。今其初试笔墨,入木未干,所著文章,确不及作文豪椽笔。然而以其韶华未艾,一代大家将来可望。柒班捌班虽穷乡僻壤,可见不乏奇趣之魂灵,奇异之凡人,较之六楼士子书痴,讵不觉胜乎?

己亥五月初九
邵阳何紫东谨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