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往武汉行有感
喉饮无根水,心栖泊雁魂。
乾坤一逆旅,万古共悲尘。
喉饮无根水,心栖泊雁魂。
乾坤一逆旅,万古共悲尘。
十年踪迹付东西。江上风波自日低。
青发不惊霜底鬓。紫山须向涧边梯。
归来携满一樽酒。流憩策看三径溪。
此处有谁知姓字。秋烟漠漠草萋萋。
是年正,方余自武昌归于岳阳,途闻瘟疫流恣,而武汉首当其冲,桥隧阻断,城关闭封,民众相避,车马不行,门庭阒寂,烟火冷清。侥倖之余,亦只得禁足,百无聊赖之时,于阁物拣取琴箫一副,尚堪吹拨,独无相和者耳。遂日作宫角,至甚时乃废寝忘食,即兴自度之律,差致录音笔内存满溢。遴择其中,叠以板眼和声,成诸电音,焉有《吹灰阁杂音》三卷。
《杂音》辑曲凡十首,无词,唯采样念白或隐约闻见。集名之谓,曰和声配器之杂,曰风格听感之杂,曰题材意蕴之杂,总此三杂,谓之“杂音”。是故此集之中,不必皆有所相及,亦弗须求其甚解,其间采样念白种种,无非随心而发,如此而已。是为序。
庚子端午日撰
枫桥别后何相见,更见处,花如霰。细霭泠风芳草浅。晚舟湘浦,小枝幽院,旧雨重开宴。
弦歌几度调华馔。古驿潇潇暮云卷。劝酌还携银烛剪。算应何夕,月明台殿,省识春风面。
晓月芳烟淡,江东片雨收。
闲云登旧馆,鹜鸟出长洲。
昔塑千秋客,新图万户侯。
迟来不及宴,却望水悠悠。
锦幕红灯暖,急弦催日迟。
高朋摛逸藻,胜友劝金卮。
千古王郎序,当时学士词。
难为长久语,总是强伤悲。
夕照觑檐楹,画廊灯火轻。
蜡人颜色老,壮赋石苔生。
飞阁离觞远,南溟宿浪鸣。
落霞孤鹜事,依旧在江城。
五月初十,与徐子游荡于溁湾镇,忽而霖雨作,连绵不止。吾二人猖狂不知所往,遂披蓑笠,徒跣而登岳麓山。抵高峰,会雨霁,于是得绝景,乐不可支。赋此以记之。
青蓑短纻,一任萧萧雨。晓露濯空山,滴秾翠、娇红小举。霜岚拂袖,相引往清泉,披霁色,踏香泥,客梦疑如许。
凭栏迥眺,悠坐云中屿。游影漫飞楼,玉虹接、仙都兰渚。百年谈笑,谁恨景光迟,调嶰管,倚狂歌,一棹穿烟去。